第二届金牌教师推荐人选
张红
推荐类别:立德树人卓越奖
  • 推荐单位: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 来校年份:1992
  • 所在单位: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 授课视频
    简介视频
    学院意见
    主要事迹

    张红,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从事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五年学生评教平均得分98.57分。2006年获得我校颁发的学生评教6次优秀的荣誉证书;2016、2018-2021年,荣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奖;2016-2021年,连续6年荣获研究生授课质量奖。

    一、教育教学质量

    (一)立德树人: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任教29年来,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立德树人理念,始终敬畏三尺讲台,敬业备好每一节课。培养了21届社会学本科生、16届学术型研究生;5届社会工作本科生、7届社工专硕研究生;9届MPA和农村发展研究生,共计215人。乐于担任学生课内外活动的指导教师,如社会工作协会、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创项目、创新创业论坛、研究生学术沙龙等。先后担任社会学系系主任,社会工作学科点负责人,培养的学生活跃于贫困县支教、研究生助力团、志愿者服务等领域。

    主持“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获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负责申报并获批“陕西省农村社会发展教学团队”“陕西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助力社会学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2次,“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创新创业论坛“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5月24日,校网推出的一周一师,以“小讲台、大责任”为题,介绍了本人努力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学生心中的事迹。

    (二)案例教学:让社会进入课堂

    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典型案例+专业分析”的案例教学模式,其中“典型案例”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专业分析”是重点;“意义建构”是目标。通过“学习者具有理论储备→呈现案例情境或社会实践过程→提出问题并深入分析→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建议”教学过程,呈现“实践经验-理论概括-实践检验”完整逻辑流程,体现案例教学重过程、重关系、重创造、重个性差异的教育价值,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主持的《社会工作实务案例》被评为优秀;指导学生荣获首届“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三等奖1项;主持《以案例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社会学类教育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汇编案例集2部;研发的25个案例入库我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

    (三)实践教学:达至知行合一

    对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而言,社会在哪里,实验室就在哪里。依托校地合作的教学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构建“3+1”的综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3”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社会研究相结合、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相结合,“1”指培养学生综合创新素质。促使学生由“不知不会→只知不会→亦知亦会”,达至知行合一。

    主编《社会学专业综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教改著作1部,主持的《社会学专业综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科研育人:教研学相长

    “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提高”的良性循环。一是吸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潜质。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创项目8项;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百篇优秀毕业论文4篇。二是将科研项目成果引入教学。本人曾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在“乡村文化治理”教学中设问:①乡村文化在遭遇异质性力量冲击时,文化自身的能动性与创新性怎样在新时代发挥乡风文明的治理作用?②乡村社会变迁中文化治理、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如何做到互济共生?③试析多元主体在乡村文化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④案例村文化治理的运行机制和组织方式如何进一步优化?⑤从社会政策视角对地方政府提出优化建议?教学策略是:教师“设计”递进式问题,将讨论的重点引向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思路又是什么?学生作为主体深度参与,生发出反省性思维,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转识成智”。

    主持获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其成员亦是学院科研创新研究团队成员,带出了一支教学科研型团队。本人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4项,校级6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参编教材2部;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2篇,A类期刊2篇。

    二、育人水平

    育人理念创新,理论聚焦与实践关怀并重。教学中坚持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同等重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让每个学生都享有个性化教育,破除传统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论焦虑”和“理论记忆”桎梏。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建构背景与未来运用知识的背景相似,实现高校教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零距离”对接,而且为社会实践中遭遇的本土化议题找到解决方案。

    改革举措创新,从教材体系转向教学体系。传统教学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导致“师授学承”的填鸭式教学盛行。通过认真分析学生,深度研究教材,推动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对接:①通过问卷与访谈,收集学生关注的问题;依据课程目标,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建立教材知识导图。②以问题为教学起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破解问题贯穿教学过程,打破以结论为起点的传统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强化课程设计,从“学会”转向“会学”。教学组织策略实施:①课前准备,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提前入场”。学生成为角色的决策者和问题的解决者,能够审视自己的价值体系。②课堂研讨,教师“设计”问题,促成富有成效的课堂讨论。③课堂研判,学生展示“讨论”观点:分析相关事实→问题识别及成因→设想可能采取的行动→预测行动的可能结果和困难。教师的任务是整合性地提炼学生“讨论”的观点,清晰梳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三、教育教学成效及影响力

    (一)以案例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依据我校的案例库建设项目,建成25个原创案例。每个案例都附有教学使用说明。研发的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案例资料分析中与现有理论对话,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的“以教为中心”转向研讨式的“以学为中心”;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者”,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结果性评价转向“独立思考”的过程性评价。

    本人应邀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渭华干部学院、西安开放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院校讲学,分享与研讨案例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组织实施等经验,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与好评。202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以《“社工”扮演着什么角色》为题,在官网上推介本人完成的社会工作案例著作三部曲,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  

    以人文社会科学方式服务社会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生产。

    高校教学服务社会。《“三农”学堂》的授课对象涵盖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13所高校使用了教学资源。社会学习者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参与学习,累计播放量41.3055人次。同行专家、地方政府、学生对本课程都有较高评价。教育部高校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段塔丽说:“讲授内容逻辑严谨、重点突出。从目前已获批的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来看,尚无从社会学视角讲授“三农”议题的同类课程,《“三农”学堂》填补了农村社会学领域的空白”。录制的3个教学视频供各类人员在线学习,点击量22.7851人次。

    高校科研服务社会。1份咨政报告上报中办和国办,1份被杨陵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全国人大会议,1份被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采用。因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产生的影响,受聘为渭华干部学院特聘教授,杨陵区“社区学堂”教师,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聘为幸福社区建设的项目顾问等。以自己的行动验证:社会在哪里,高校的边界就在哪里。

    世上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选择的职业正是兴趣所在,将职业当作事业来经营与追求。敬畏三尺讲台,才会产生对学生的珍视和责任;因为珍视和责任,才会将精力和年华奉献给这个平凡而崇高的事业。

    1596a4d3a1b84e6da39b3c16161c26b9.jpg5e70b35b98ca4a109aee2cf33d8449d0.jpg11088bcecaee41cf91227b50d979dd45.jpg

    办公室备课                                                                 调研论证                                                             指导学生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