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金牌教师推荐人选
吴发启
推荐类别:立德树人成就奖
  • 推荐单位:资源环境学院
  • 来校年份:1982
  • 所在单位:资源环境学院
  • 授课视频
    简介视频
    学院意见
    主要事迹

    从1982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到“陕西省教学名师”,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到年入花甲之年的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带头人之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发启教授在自己执着热爱的专业奉献了40个春秋,培养了一大批坚守生态环境建设一线的科技人才和优秀教师。一路走来,他是全国宝钢优秀教师、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3项和科学技术奖7项。如今两鬓斑白的他一如既往,在培育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水保人才的道路上做一名踏实的“教书匠”。

    1.坚持问题导向,深谋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国家发展需求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人才一直是萦绕于吴发启教授心头的育人核心问题。作为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第一、二届高等学校环境生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他从顶层设计上为生态环境建设人才教育和培养出谋划策。1997年以来,他身先士卒,带领教学团队进行了大范围调研,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73篇,创建了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生态企业、国家生态网野外台站4方协同和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平台、育人方式4个教学基础拓展的“4+4”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全方位育人机制,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这不仅是吴发启教授在教书育人上深度思考和实践的果实,也是他默默奉献、辛勤付出的成果。这种对教书育人高屋建瓴的认知,坚持问题导向发展专业教育的思路也深深影响和带动了教师团队对教育认知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青年教师李明、田鹏等谈到“以前对认知教学就是认真备课上课,但在吴老师引导下深刻认识到教书育人也是一门学问,需要钻研,需要用心对待”。

    想法决定做法,思路决定出路,作为学科和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做到了引领教学育人与专业团队提升的双赢发展。在一次次成果总结中吴发启教授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紧盯电脑屏幕工作,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手写完成,再将其中蕴含的道理阐述给教学团队。所创建的教学模式在实践和发展中获得了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特等奖1项。同时,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亦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一流建设专业,连续8年被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评为五星级专业,排名全国第一,推进了全国同类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2018年中国教育报以“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新型水保人才”进行了专门报道,专业建设成就得到社会的肯定。

    2. 坚持立德树人、将教书育人当终身追求

    吴发启教授心中将教书育人当终身追求来做。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吴发启也坚持要教好书,教师自身也必须掌握雄厚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他博览群书,努力扩大知识面,“那时候没有网络,一有空就钻图书馆查资料做笔记”。1997年,在刘秉正老师的引领下将前辈积累的材料搜集、整理、提炼,编写成《土壤侵蚀》一书,填补了国内该教材的空白。他还注重与北京林业大学、美国农业部土壤侵蚀实验室等国内外同行的广泛交流,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2012年他组织全国一百余名专家编写出版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系列教材十一部。他主编的《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水土保持图集》和《水土保持规划学》等教材受到同行们的高度评价,主编的简明读本《水土保持概论》被全国高校专业与非专业课程普遍采用,首次发行1.6万册,再版发行达到2万册。

    他以自己所教课程为基础,按教材出版的时序进行仔细阅读,追根溯源,破解难点与疑点,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把专业课程体系比作一个人,那么我所要教授的课程到底是这个人的胳膊还是腿,我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讲课时才能有的放矢”。实际教学中他以“授之以渔”为教学理念,不仅对一些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前沿有关的问题,追根溯源,博引旁证。同时还将一些应用性广的主要方法在实验中传授于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和行动。吴老师虽已年入花甲,但在课程实验与实习过程中,无论是人工模拟降雨、量测径流、泥沙,还是野外辨识各种侵蚀类型与数据测量等总是亲自示范与参与。特别是野外实习,有时年轻学生都赶不上他。他协助指导的本科生“榆林科技治沙社会实践活动”还在中央电视台的播报。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也为师生树立了教师风范。

    哈萨克族青年努尔模达•达拉拜1999年考进资源环境学院,成为吴发启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又师从吴发启攻读硕士,2013年已身为新疆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教师的他再次回到母校追随吴老师攻读博士。“大三时,吴老师给我们带水土保持原理和水土保持规划两门课,他讲课全面深刻,特别是能抓到关键点,让人一下子明白”,想为新疆建设做更大贡献的努尔模达•达拉拜没有选择去大城市深造,“我的偶像在这里,专业领头人在这里”,他再回母校学习,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吴老师一样,“让我的学生受益。”

    提起吴发启老师,2011年由吉林农业大学考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的路培眼眶泛红,“吴老师是我的恩师,是他给了我自信”,路培说,吴老师看着挺严肃,其实平易近人,慈祥亲切,“专业上最白痴的问题我也敢问他,他讲的比网上能查到的还要全面深刻,令人信服”。特别让路培印象深刻的就是吴老师的拼劲,工作干不完不休息。本来没有读博计划的她,在硕士毕业后选择留下来继续学习,“我想跟着吴老师再提升自己”。

    “做教师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这是对吴发启近40年教学生涯的诠释,他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这也让他赢得了“陕西省教学名师”的荣誉称号。西安日报还以“让教与学都成为一种享受”为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导。

    3. 坚持“传、帮、带”作用,建设一流的水土保持教学科研团队

    作为学科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除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肩负着教师队伍的培养。为此,吴发启教授常常将一些教学、科研经验和做法通过各种形式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利用各种项目任务与经费帮助他们,遇到教学、科研难题时带领他们一起去攻克。由于长期的和睦相处,已形成了一支23人的水土保持教学科研团队。该团队中教授占30%,副教授占3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1%,有出国进修经历的教师占91%。2009年该团队被批准为陕西省教学团队。

    2008年来校工作的青年教师佟小刚入校就在吴老师的教学团队中。回忆起与吴老师第一次深入的谈话说到,吴老师当时就教导我,教学是一名教师的本分,一定要把教学看重,要把教学做好,要把科研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两条腿”走路才能算是合格的大学老师。“他对我教学方案、方法及技巧的指导也让我逐渐克服了上讲台的慌张和胆怯,让我逐渐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因此,我一直对吴老师非常尊敬”。佟小刚后来也多次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奖,并被授予校级“课程思政教学骨干”称号,他满含感激,“我从老一辈教师的身上所学到的最宝贵的精神就是认真和敬业”。

    4.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培养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人才

    怎么处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吴发启认为,担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重视科学研究,“不做科研对课程内容就理解不深,对知识前沿就了解不足,所教学生难以进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主战场。”从六五期间参与刺槐林水土保持效应研究开始,一直到十二五期间主持地表糙度研究,吴发启的身影不是在校内水工实验室,就是在黄土高原实体流域现场,他将这些研究总结发表了240余篇科技论文,出版《缓坡耕地侵蚀环境及动力机制分析》、《黄土高原北部风沙区土地退化与治理研究》等6部科技专著,完成相关科研成果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这对促进我的教学作用巨大”。吴发启说,最新主编与出版的《土壤侵蚀学》教材就有近30%的内容来源于所带领团队长期科研的成果。

    在吴老师本科教学课堂上也常会听到“美国人是怎样评价土壤可蚀性的?他们用的是一套数量化的方法┄”,“要做土壤可蚀性诺模图,必须获得四个因素的变量┄”,“世界上土壤侵蚀预测模型你们知道有哪些?”这些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研究前沿穿插在基础理论和知识讲解中。研究生对吴老师科研融入教学的体会更加深刻。赵龙山提起吴老师就充满一脸崇拜的神情,为什么我做研究的基本道理都能在吴老师指导下在课本里找到?为什么我的研究思路还不能像吴老师的那样准确和开阔?“吴老师让我明白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是解开这些问题的钥匙”。

    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吴发启教授说,薪火相传,在学校的历史长河里 “但愿我这个教书匠是一个称职的传承者”。他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智慧和情怀传递给一届届青年学子,将生态恢复建设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理念潜移默化中植入人们的认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领路人。

    208b61b503f842598e4ec93cb0fa1190.jpg794dcc41fa9e499cb0c967f97ff41cbd.jpg

    指导学生科研                                                                          为学生答疑解惑

    4790143e6a31454e81dab469cb5b1f53.jpgf3cade031bd34a64b2479bd789fbddee.jpg

    给水保专业本科生上课                                                             指导水土保持野外实习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