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金牌教师推荐人选
石宝峰
推荐类别:立德树人新秀奖
  • 推荐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 来校年份:2014
  • 所在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 授课视频
    简介视频
    学院意见
    主要事迹

    2014年5月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加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年4月,破格晋升教授。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学校行政管理事务,曾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现任学校发展改革处副处长。

    “立德树人”对大学教师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立德,作为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让学生从教师言行中获益;二是树人,也即培养学生,让学生在言传身教中脱颖而出,毕业后能成为有能力、勇担当的社会栋梁。教育教学中,石老师将思政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辅以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西部和国家战略的急需人才。

    一、思政育人方面:努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教导学生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勇担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

    记得2020年2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石老师和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吴比副研究员电话沟通,看居家不外出情形下如何为国家疫情管控做点事、出点力。随即商定利用全国363个地市百度日迁徙数据,分析人口流动趋势,对疫情缓解后农民工返程复工提供建议。期间,研究生柴娜娜、李家祥主动请缨,每晚12点准时集合,下载数据、建模分析、撰写报告。短短10天时间,完成并提交《疫情对农民工返城复工影响评估及建议》、《新冠肺炎疫情下生猪行业走势判断与发展建议》2份报告,分别得到中央领导和农业部副部长的肯定性批示。

    近五年,指导1名学生赴秦巴山区参加“三支一扶”,12人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二、课程育人方面:注重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三农”情怀。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教学+前沿解读+案例实操”,努力将立德树人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利用课堂所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给本科讲授《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经典案例后,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精彩分析了中美贸易冲突、重庆公交车坠江等事件,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利用所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金融学专业教材偏向于大金融,农林特色不凸显的状况。石老师借鉴国内外相关金融学经典教材,通过设置基础知识、农林金融实践、思政专栏、探究与思考、案例专栏、前沿专栏等模块,在金融学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基础上,融入农林实践和应用案例,将思政教育贯穿教材编写全过程。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多所农林院校,联合出版了《金融学:理论与农林实践》教材。

    三、实践育人方面:引导学生珍惜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坚持顶天立地国际化,沿着兴趣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通过实地调研、双创训练、学科竞赛,指导学生利用社会实践发现问题,引导和培养科研创新思维。

    人才培养方面成效卓著。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指导周鹏达论文《“互联网+农村金融”视角下农户借贷行为研究》,入选教育部“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十周年”庆典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王彬尧、马岚昱、钟睿等4人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张玉、丁铜立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周玉青、陈涵钰、杨惠媛、周峰、李佳珂等作品《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性融资可得性、影响因素以及优化路径》获第十三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科技作品赛二等奖;张晶、胡黄莉、王倍华等“God Like”作品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与创业”挑战赛陕西赛区二等奖。

    2017年,石老师获得硕导资格、并受聘“六次产业研究院”兼职博导,开始思考摸索如何指导研究生,逐渐悟出“狠抓学风建设、发挥传帮带作用”的要领。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手把手、逐字逐句帮每位学生修改第一篇论文;让成长起来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新入学师弟师妹的“第二导师”,实现“一对一帮扶”,发挥团队协作和创帮带作用。在这种信念指引下,指导研究生取得了优异成绩。研究生韩如梦、刘磊、陆阳荣获“华为杯”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填补了我校4年来没有一等奖的空白;柴娜娜、赵雪、李晨、李家祥、高虹、董丹阳等多名研究生获得“优秀研究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四、科研育人方面:围绕涉农风险管理和“三农”政策评估,石老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央农办、科技部、教育部等纵向课题21项,在Nature Food、《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其中指导本科生李爱文、赵雪、赵晶旭、陈楠、何继欣、修宇鹏、赵雪等撰写的论文,在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金融论坛》等SSCI/SCI /CS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的首位学术型硕士柴娜娜入学一年就在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发表论文,之后该文进入Economics & Business领域全球ESI前1%高被引之列;之后的硕士生赵雪研一发表2篇高水平期刊论文,获得2019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李家祥发表2篇高水平论文,获得2021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李晨获得校优硕士论文后,拿到加拿大渥太华大学(University of Ottawa)金融科技博士全额奖学金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董丹阳获得校优硕士学位论文。

    五、教学改革方面:针对西部乡村振兴中既懂农业又懂金融的高质量人才短缺的现状,以期货、证券、银行、保险等组成的“六元”用人主体对涉农金融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满足涉农金融专硕(即“一生”)供需求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基于“一生六元”的涉农高校金融专硕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相关成果得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立项支持。坚持教学创新,主持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等教改课题3项,在《研究生教育研究》《教育教学论坛》等期刊发表教改论文6篇,相关成果获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特等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外,为提升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高水平论文发表和国际会议交流汇报水平,联合爱丁堡大学Yizhe Dong副教授、语言文化学院王笑卿副教授、经济管理学院陈伟副教授,于2021年秋季学期首次开设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与交流》双语课程,提出以“革新教学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写作能力”为指导的教学改革思路。一是“跨界”团队来执教,选题、写作兼投稿。考虑到英语论文写作教学“内容”与行文“范式”并重的特点,课程打破传统写作课由专业课教师或语言教师单一执教的模式,组建跨学科、跨学院、跨国别的“跨界”教学团队。围绕科学问题选题、论文写作、学术汇报、投稿发表,团队成员各显神通,从论文作者、审稿人、期刊编辑等不同视角为学生进行了全过程指导。二是顶刊论文作语料,“照虎画虎”起点高。为引导学生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热点,熟悉学术期刊论文的写作风格。教学团队成员从Nature、Science、PANS、Nature Food、AER、AJAE等顶级期刊精选40余篇文献作为教学资料,引导学生从优秀文章入手,跟随作者思路,学习选题切入点和写作规范,将“照猫画虎”升级为“照虎画虎”。三是混合模式促实践,投入产出务实效。为满足“信息原住民”一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课程互动性,课程采用“理论学习+工作坊实践+Editor交流面对面”的创新教学手段,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确保每位同学获得更多写作实践和交流机会。线上教学团队发布课程基本理论知识供学生课前学习;线下同学们参加“实践工作坊”,围绕预设案例进行写作,实时与教师互动并获得指导。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真正让同学们体验学术交流情境,增强学习动机。课程结束,学生反馈非常好。林菲同学说:“这门课对英语论文写作很有帮助,实用性强。老师们相互补充,课程内容丰富实用。”许瑞娇同学反馈:“无论是从教学材料的准备上,还是授课内容方面,能感受到老师们对这门课程的用心。老师们结合自己丰富的发表经验,给我们分享了很多“接地气”的技巧,对我的研一学习非常有帮助。”

    从教7年来,石宝峰老师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先后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最喜爱的大学老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家论坛年度学者等多项荣誉。

    6987dbd55e6a438482baf70c9bc22a7b.jpge2b0d24fa88444c290a00f10d08818ea.jpg2811df5baf4943afb50f6863f41a2cb1.jpg

    参加农业部支农创新试点调研                                               作学术汇报                                                         如何发现解决科学问题-本科生报告会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