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金牌教师教学新秀奖——刘瑶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2-23  浏览次数:

自15年前走上英语教学岗位,刘瑶就从未停止过对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她自创了一套英语课堂教学的“秘笈”,通过建立老师与学生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快乐的课堂“革命”

2004年,刘瑶从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来到我校外语系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大学英语”课程。近5年年均本科教学工作量422学时。

面对教学这个“良心活”,刘瑶不是简单完成50分钟的课程任务,而是坚持用创新的方法上好每一堂课。

“我想让我的课有趣,不想我的课堂还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刻板样子,那样我也会觉得很无聊,”刘瑶说。在她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们眼中的“新鲜玩意”,比如蓝墨云学习平台,这是刘瑶推荐给学生使用的。

学习平台能够突破课时、课堂的限制,利用课下时间给学生推送学习素材,督促学生强化练习,帮助学生实现随时随地可以开展的“泛在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保证了学生学习效果,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和更好的学习体验。

在刘瑶看来,教学工作实质上是创造性的工作。15年来,她总是不断求实求新求变,力求达到内容与形式、效果与效率、方法与步骤的统一。

对于不同届的相同课程,她总要反复琢磨,重新制作或修改课件,把每一堂课都作为第一次课来上;她还尝试把研究性教学运用到课程改革之中,让学生形成由兴趣点到知识点再到研究点的学习回路,这些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机电学院16级学生邓瑞民在说到刘瑶老师的课堂时说:“刘老师的课堂很有趣,她会站在我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替我们着想,不会让我们觉得上课很无聊。”

“我发现刘老师的PPT做的很好,很容易让我们抓住重点,她很早就开始用网络学习平台,督促我们课上课下的学习,所以我的英语成绩进步很快,大一结束就达到了选修英语拓展课的标准。”园艺学院16级单泓睿对刘瑶老师的课如此评价。

一个都不能落下

孔夫子在2500年前有句话“有教无类”。无独有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于1994年提出“全纳教育”的教学理念,两者的意思都是说要满足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课堂内部教育平等的理念。这一理念也一直指导着刘瑶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运用合作教学和差异化教学,引导和帮助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有效地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刘瑶对所承担的“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分析,从而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

刘瑶先从“课堂提问”入手,在每个班教授一段时间后,逐渐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了解。在提问题的时候,她会把稍简单的问题留给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较难的问题就找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回答,以此来“分类教学、因材施教”。“我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出彩’,绝不能只当观众。”

信息学院16级学生黄仁杰,现在回想起大一时候的英语课还记忆犹新,“刘老师会给我们每个人进行提问,不论是用学习平台还是普通口语表达,提问都很有针对性,让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上。而且,在口语展示上,刘老师还会把每个人的问题记录下来,再一一反馈。这样,个性化的学习辅导,使我们一下就能记住自己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提问,刘瑶通过情景创设、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设计以话题为主线、交际为目的的实用型课堂,让同学通过大量的言语活动提高英语综合技能。

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设置的话题或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外搜集文字、影音等资料,轮流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做汇报,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同学们能够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对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中。同时,并定期设题检测大家学习情况,并及时批改进行讲解,很好避免大家知识疑点、盲点的积累。

学语言更学文化

语言是人类传递文化的工具。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与结果,都需要通过语言体现出来,从而进行交流和传递。实现国际化、全球化的首先就是要掌握语言工具。作为一名教授语言的老师,刘瑶力图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了解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民族宗教、社会制度、饮食习惯等,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气息,最终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她从大学英语精读课程入手,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来设计改良课程,以文化导入来辅助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实现以文化内容结合语言教学的双效合一,有意识让学生去深入了解每节课学习主题后的文化背景。

她以任务教学法为抓手,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要求学生学练结合,能用、会用、敢用、乐用英语这个工具,有效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经管学院16级学生马贤樟说:“刘老师上课会以历史线索为主线,把教材内容贯穿始终,并以中国与英国、美国历史的比较来阐述观点,在了解英美文化的同时,更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会从课文辐射到茶文化、风筝的起源等。而且,刘老师讲课幽默,时常用英语故事带出知识点,使我们在快乐中学到有用的知识。特别是,她还会不时把自己英国教学研修的宝贵经历与我们分享,听她的课就是一种享受。”

对马贤樟而言,刘瑶老师的影响不仅是让他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英语水平,还激发了他凭借语言工具主动尝试跨文化交流的国际化意识。现在的马贤樟已经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游刃有余的帮助那些有沟通障碍的在校留学生。

从教15年来,刘瑶先后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外语系优秀党员”等称号,同时获得全国高校第二届微课教学比赛优秀奖、陕西省首届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作为共产党员的刘瑶,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向着“四有”好老师的标准看齐。对于未来的教学工作,她也会倾注更多,用最朴素也最珍贵的心诠释教育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