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金牌教师推荐人选
张杰
推荐类别:立德树人新秀奖
  • 推荐单位:语言文化学院
  • 来校年份:2013
  • 所在单位:语言文化学院
  • 授课视频
    简介视频
    学院意见
    主要事迹

    本人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热爱教育事业,能够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德立学,不断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言传身教,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我坚信培养一流的人才先须树立一流的品格,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是每个教师的职业使命。我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不断向师德楷模学习借鉴,牢记宗旨,脚踏实地,在做好专业知识传递、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思想价值引领,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全环节,通过“三个有意识”即有意识地发现、有意识地挖掘、有意识地提升,及“四个结合”即结合地域文化、结合学校定位、结合专业特色和结合个人风格,从身边人、身边事出发,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有更强的代入感和获得感,从而建立正确观念,树立远大抱负,真正做到“课程思政”入脑、入心。

    勇于担当,不忘使命  

    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在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同时,也肩负着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光荣使命。2021年初,我校在白俄罗斯巴拉诺维奇建立了首所孔子课堂,成为我校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此时的白俄罗斯周边国际形式复杂,新冠疫情严重,每日新增确诊上万人,但学校的事业正在发展上升期,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目标一定要实现。面对着种种困难,我不惧条件艰苦,克服语言障碍,勇于担当使命,首批受命赴白俄罗斯从事孔子课堂建设和汉语教学工作。

    文化及制度的差异让我们的工作推进起来十分困难,但我告诉自己,在创业阶段没有什么是容易的,我们要在这里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为今后的同事们打好基础。在这里冬季漫长,人们没有佩戴口罩的意识,教室里,公共汽车上咳嗽声此起彼伏,新冠疫情大面积爆发,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尽可能减少感染,我每天走路10多公里上下班,在课堂上始终佩戴口罩,有时候一连要讲五六个小时的课,拿下口罩的时候嘴唇早已干裂,脸上也是一道深深的勒痕。

    但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在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孔子课堂已成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首所正式挂牌运行的孔子学院(课堂),我也成为疫情爆发两年多来白俄罗斯首批到岗的3名国家公派教师之一。一年来孔子课堂累计开设5类16个汉语教学班,累计完成各类汉语教学800余课时,组织各类中国文化传播活动10余场。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的俞威老师表示:“这两年多以来,再也没有新的公派教师来到白俄罗斯,你们这时候能离开国内的安全环境来到这里,还是做新建孔院的开创性工作,真的很了不起。”

    关爱学生,从心出发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坚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限于课堂之中,课后的关心与指导同样必不可少。每个离家求学的学子,既然叫我一声老师,我就有义务帮助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地更好。自2013年7月开始工作以来,我连续6年无偿担任我校13级-18级留学生新生班主任,他们很多来自并不发达的国家,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出国,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语言和文化,心里的焦虑和不安可想而知。我和他们有一年时间每天都会在课堂里见面,在他们眼里我就是连通他们和中国的纽带。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信任,我也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需要,这些年里我利用课后时间,年均走访学生50次以上,连续6年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在陕西省内外开展中国文化实践活动。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拨动学生的心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克服文化差异,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在中国同样感受到家的温暖。14级植保学院的苏丹留学生苏子叶说:“张老师不但是我的老师,更是我在中国的‘家人’,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在这里生活觉得很安心。”15级资环学院的越南留学生丁光全说:“来中国以前我是越南的一名大学老师,来中国以后我每天都跟张老师学习汉语,他对学生很好,也很耐心,他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个职业。”18级经管学院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孔昊表示:“张老师是最好的老师,我常常告诉我的中外朋友们,他是那个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大门的人,然后我爱上了中国”。

    自2019年我校新办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以来,我同时担任7名本专业本科生的学业导师,2年多来以各种形式保持着与学生每月至少两次的谈心谈话,在同学生进行日常交流,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状态的同时,为学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学习的指导工作。

    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了,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9级的本科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是第一届学生,他们没有学长学姐的帮助,对于全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以及对疫情本身的恐惧使得他们的学习情绪受到了一定地影响,在发现这一情况后,我作为他们最先在大学接触到的专业课教师,主动参与班级班会,从专业角度解答学生们的各种疑惑和问题,同时在我的《现代汉语》课中尽可能的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还记得有一节课我们学习“描写性定语”这个知识点,课程中需要一些风景图片让学生做描写性定语的练习,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专门跑遍了南校区、北校区的各个角落去拍下春日里同学们熟悉的地方,虽然他们身处全国各地,但在我的课上能拉近他们和学校的距离,我告诉他们:“我不会让你们错过大学阶段西农的第一个春天。”虽然只是几句话、几幅照片,但我能感觉到那堂课同学们的状态很好。19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王渲棋表示:“真的很幸运能在大学期间遇到张老师这么好的老师,他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解疑答惑,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获益良多。”

    开拓创新,质量兼顾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自2013年入职以来,就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8年多以来,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勇挑重担,甘于奉献。这些年承担各类型课程12门其中学校新开课程7门,年均授课540学时。在教学过程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着对工作和学生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细致认真地备好和上好每一节课。从教学素材的选取到教学课件的制作,从教学手段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规划,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教学语言的推敲,从教学任务的发布到教学成果的反思,每一个环节都会认真思考,反复研究,力求让学生能“坐得住、跟得上、听得懂、吃得透、学得精、思得深”

    还记得2014年,那是我入职后的第二年,也是我工作的第一个完整年份,那一年我们教研室有老师外出进修,本就紧张的师资力量受到了更大的挑战。那时候,对于刚刚入职的我来说,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一年完成了超过900学时的课程教学,回想起来那一年的生活几乎是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四点一线”,每天都在办公室备课到夜里十一二点,回去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八点又准时出现在教室里,每天6个学时是常态,8个学时也时有发生,为此特地买了1.5L的水瓶,接一次水可以撑半天时间。那时的我也许上课的方式方法还不熟练,也许还存在着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那时的我对教学工作,对教育事业充满了激情,很感谢当时同事和学生对我的包容和帮助,那一年里我成长很快,收获颇丰。

    常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意识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这几年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英国牛津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很珍惜这些学习进修的机会,在那里跟同样怀揣着教育梦想的同行们交流学习,不断提升我的教学水平和对教育工作真谛的理解。

    新的时代有新的技术,这些新的技术同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2018年我开始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求更好地利用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时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019年我建设完成课程配套MOOC一门(走近历久弥新的中国,共45课时,575分钟),截至目前,该课程已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顺利完成了5轮开课。

    在不断地磨砺和实践中,在专家、同行的指导与帮助下,我的教学水平也逐渐得到了领导、同事、学生的好评。课程的学生评教结果均位于学院前10%。在学生的评教结果中,不乏这样的话:“老师讲得很好,收获很大”、“很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老师深入浅出,讲得很有意思”、“最喜欢的就是老师的课”等等。每当看到这样的评价,我都十分感动,也心怀感激,正是他们的认可让我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由衷的骄傲。

    教研相长,争创一流

    教学的进步离不开研究的支持,研究的成果也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改革研究一直是我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年来我先后主持参与各类教改项目7项,主持各类课程建设项目4项,指导大学生科创项目3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不断尝试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用研究解决问题,做到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

    与此同时,我积极参加各类型教学技能比赛练兵,2018年先后获得陕西省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课程思政”单项奖,校首届“课程思政”大练兵教学骨干等荣誉,这些与同行们的高水平切磋让我收获很大。

    2018年起我担任教研室主任一职,4年来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筹办教学研讨活动,先后邀请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学科内知名院校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提升教研室教学科研水平。指导教研室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型教学竞赛,先后获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1次,优秀奖1次;院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同时积极参与筹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制作招生宣传视频。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于2019年顺利获批招生。在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留学生HSK(汉语水平考试)4级的通过率常年维持在98.5%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虽然我们的团队是个年轻的团队,虽然我们的专业才刚刚起步,然而跬步至千里,小流成江海,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必将共同努力,争创一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得到了校内外专家、同行一定的认可和好评。我所讲授的课程也逐步走出校园,走入了社会更大的平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不应仅限在大学这美好的象牙塔内,能够为社会进步所用,能够帮助社会中更多的人求知,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贡献,也是我作为大学教师的心之所愿。

    2021年2月, 我所讲授的MOOC《走近历久弥新的中国》在“学习强国”全国平台上线,这是我校最早上线“学习强国”全国平台的课程之一,单集播放量超过47万次。很多素不相识的人在课后留言点赞,还有人专门发邮件给我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一些内容,这些学习者普遍认为课程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课程学习的获得感较强,达到了较好的推广运用效果。2021年5月我到青岛参加一场学术交流活动,活动间隙,一位老师找到了我,她说在学习强国上看到了我的视频,她也在讲同一门课,我的视频给了她很大的启发,今天看到演讲嘉宾上有我的名字,专门报名参加了活动。我没想到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能够因为一门课程也收获了自己的“粉丝”,这种鼓励对我来说太珍贵了,那一刻我心潮澎湃。

    2021年4月,我所讲授的“现代汉语”课程思政示范课先后上线了新华社“新华思政”板块、超星学习通全国平台,在新华社累计学习人数达到16000余人,为全国同类型课程的教师专业课程育人提供了一定的教学参考。

    2019年我开始陆续受到一些省内外高校的邀请,去分享一些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能把我在教学中的所思所想与更多的同行分享,帮助那些有需要的,特别是刚刚开始教学工作的人明确目标,找到方向,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两年多以来,我先后受邀在西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集美大学、哈尔滨学院、牡丹江医学院、长江师范学院、湖南女子学院、宝鸡文理学院、西安外事学院、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等十余所省内外院校做“课程思政”育人教学专题报告,推广专业课育人教学经验、模式,受到了与会同行的普遍好评。

    2020年10月,我作为全省唯一文科类课程教师受邀在陕西教育干部培训中心为全省70余所高校的543名院系负责人、骨干教师等做“现代汉语”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与专业课育人经验汇报,那天的陕西大会堂座无虚席,第一次在那么多专家同行面前讲课,既紧张又荣幸。

    2021年11月,我作为我校教师代表,为参加教育部语合中心外派教师岗中培训项目(陕西地区)的全省30所孔子学院(课堂)的100余名教育管理干部和汉语教师做专题培训,推广我校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经验,与有荣焉。

    2017年起,我在校内先后担任教学发展中心“课程思政培训团队”培训师、“教学实务培训团队”培训师、“有效教学培训团队”培训师,连续多年参与我校新教工入职培训及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参加教发中心组织的教学沙龙、示范课打磨、教学竞赛等活动20余场次。同时,多次受邀前往农学院、食品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经管学院、体育部等单位进行课程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和老师们一起交流,共同进步是我教学工作中不竭的源泉。

    教育教学工作是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性工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懈怠,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做的事还很多,我会用心做好,不负使命

    b79884fc788441339797cbca57793227.jpg50693059a01c4be98d20970a5dff595c.jpg

            本科生课堂教学                                                     参加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决赛

    8e49ed00cd6c4ba0965f58bd20a3b2a3.jpg0fd7963e43e349bf9dd2546768c474f9.jpg

    孔子课堂文化教学                                                               校内教学分享

    b411f8e9f7364e15b6e1899edab641c2.jpg

    校外做课程思政专题报告

    浏览次数: